今天是:

个训课教师语言输入的原则

时间:2013年08月13日  信息来源:聋康网    录入:毛毛虫

 

语言输入在聋儿语言习得或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语言是课堂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聋儿由于语言储备量不够,加上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等因素的制约,聋儿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际训练才能获得交际运用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语言输出的质和量,使教师语言输出达到最大有效性,这也是提高聋儿语言学习的关键。

1. 语言输入的可接受性原则

教师语言输入的材料必须是聋儿可以理解的、可接受的,既不能远远的超过聋儿的现有水平,也不能低于或接近聋儿的学习语言,要适合聋儿水平的语言输入,这样才能使聋儿的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学习语言。

2、语言输入的趣味性和相关性原则。

教师语言输入既要有趣味性又要与聋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生活实际相关联,这样能调动聋儿语言学习的兴趣让聋儿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习得语言,从而对语言输入做出反应并最终产生语言输出。

3、形象性原则

教师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是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的催化剂,形象的语言,活泼、风趣、生动直观,它可以把抽象的定义具体化,将枯涩的概念浅易化,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来正视教学内容。

4、大量语言输入的原则。

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聋儿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训练,才能获得交际运用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必须给聋儿提供一定量的语言材料,这样聋儿才有吸收语言材料的可能,教师“不厌其烦”的练习,把语言的信息量逐步增加,使“雪球越滚越大”,句子越练越长。

5、语言输入的重复性原则

个人的言语行为是一种技能,需要不断练习,听的多,就能听出“味道”,越听越会听,越想听。说的多,说出经验,越说越会说、越想说。

6、量力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教师输入的语言既要让聋儿接受,又要让聋儿有新的收获,“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表现为“因人输入”,针对不同层次的聋儿进行不同层次的语言输入。

7、启发性原则。

运用积极的启发性语言引导聋儿进行正确的思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启发性教学原则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灵魂,它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并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输出语言的量和质即输入量、输入方式、难易程度、时机(使用语言的机会)等,使教师本人的语言输入达到最大有效值,让聋儿置身于易于产生言语感受的氛围,这样才能启迪言语思维,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收获。

(作者:涂波 编辑:毛毛虫)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