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语言康复训练

时间:2013年07月31日  信息来源:互联网    录入:毛毛虫

 

一、聋儿语言的特点

1、词语概念理解不清,使用不当。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你指着“灯”或“门”问“这是什么?”很多聋儿会回答“开灯”或“关门”,还有的把“骑自行车”说成“坐自行车”。

2、句子不完整,以单词堆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聋儿在表述一句话时经常漏掉介词、助词、连词等成分,使得一句话听起来很别扭。如:把“我和妈妈吃饭”说成“我妈妈吃饭”;把“苹果在桌子上面”说成“苹果桌子上”。

3、经常出现语法错误,语序颠倒

这种现象在聋儿当中也是非常普遍的。他们会把“小白兔怕老虎”说成“小白兔老虎怕”;把“我家有”说成“我有家”。

4、对语言的掌握死板、不灵活。

一个聋儿能回答“小狗拉着谁?”但很可能不明白“谁拉着小狗?”他们在复述故事时总是一字不差的背诵,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我碰到不少孩子会说“苹果”、当教他“水果”这个词时,他们仍然习惯地说“苹果”,或者“水苹果”。要纠正很多遍,才能学会。我碰到一个16岁的聋孩子,我对她说“坐电梯”,她纠正我说“不是坐,是站”。

5、词汇贫乏

很多聋儿进入小学后,开始成绩很好,但很快就在造句和作文上暴露出问题。除了以上我说过的句子不完整、语序颠倒等问题外,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词汇太贫乏”。我看过聋儿和正常儿童作文的比较,同样讲春游的主题,正常儿童的作文里出现了“愉快、兴奋、欢乐、高兴”等丰富的词汇来表达他们的感受,很少重复。而聋儿的作文里却反复出现了6个“高兴”,她不会使用别的词。

6、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差

不少聋儿学习了语言却不会使用,对话理解水平很低。这是聋儿语言的另一个特点。有些聋儿能背儿歌,讲故事,也能复述较长的句子,但是在生活中却不能与人沟通交流,这样学习语言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例如,他会说“对不起”、“没关系”,但是当别人对他说“对不起”时,他不会说“没关系”,而是机械地模仿“对不起”。

二、聋儿语言训练的原则

刚才我们分析研究了聋儿语言的几个典型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聋儿语训中要注意一些原则,尽量克服聋儿语言中的缺陷。

1、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在交往中教学,尽量为聋儿设计和提供相应的语言情境。

我们首先要明确聋儿(包括正常人)为什么要学习语言、语言的功能是什么?家长要了解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所以学习语言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够使用语言这个工具进行交际和思维才是康复的目的。我们教聋儿学习“谢谢”、“不谢”这些礼貌用语时,最好采用两个人分角色表演的形式,设置大量语言情境,便于孩子真正理解。否则他们经常分不清谁该说什么话,说完“谢谢”又说“不谢”。

2、语言训练应从理解语言入手,理解先于表达

有些家长在训练时不注重聋儿对语言的理解,从刚开始训练时就强调聋儿能发出准确的音、能说出几个字。实际上正常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也是先听和理解,然后才能说出来。不理解的鹦鹉学舌是没意义的。

3、语言训练要采用直观有趣的训练形式。

在教聋儿学习语言时,要伴随相应事物或动作的出现,帮助他们理解。如,教他理解“脏”和“干净”,就要出现“脏”的东西和“干净”的东西给他看。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要尽量采用有趣的游戏训练形式,以吸引其注意力。

4、要尽可能为聋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家长要引导孩子多和周围的正常孩子交往和游戏,并要求家里的成员多用口语和孩子沟通,有意识地多说话。当孩子的听力和语言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就应把他送入正常幼儿园,而不要始终留在聋儿的群体中,为他创设正常的语言交往环境。

5、要强调语言的复现和巩固

由于听觉障碍,大多数聋儿学习一个新的词汇后很容易遗忘,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多出现新学的内容,帮助他们牢固地掌握。

6、讲解要尽量细化

聋儿与正常儿童语言的发展规律基本一致,但他们需要非常细致的讲解,要把语言内容划分到最小概念。有时,一个很小的疏忽都会造成孩子对语言的理解错误。比如:平时家长给他喝水时,总是对他说“喝水”,但从来没有教过他“水”这个概念。以后你指着水问他“这是什么?”他就会回答“喝水”。而且,这种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所以,从一开始就要给他非常精确的概念。

7、强调语言的完整性

在聋儿的语言学习中,要强调语言的完整性,尽量用完整的句子和孩子交流不要总是简化成一个一个的单词。即使在刚开始训练时,也要注意使用一些简单的句式或词组。如“这是—”、“—在哪儿呢?”使用完整的句子和孩子交往有利于对语言的整体感受。相反,如果总是用单词和他交流,就会造成聋儿用单词堆积的形式表述语言,如“我有糖”说成“我糖”,句子很不通顺。当聋儿到了一定康复阶段时,家长不能忽略孩子语言不完整的现象,不能满足于理解他的意思。要注意纠正他语言中不完整的部分。

8、大量丰富聋儿词汇量

在语言学习中,要大量丰富聋儿的词汇量,家长不要从主观上限定其语言的发展。如果你认为有些词是聋儿不必掌握的,就会造成其词汇量狭窄,拉大他和正常儿童的差异,特别会造成上学以后作文和造句方面的问题。我们在训练中应尽量缩小聋儿和正常儿童之间的差异,包括一些常用的习惯用语,如“随便、凑合”等都应教给他们,这样才能帮助他们真正融入正常社会。例如,很多聋儿从三岁就掌握了“漂亮”这个词但到六岁仍然只理解“漂亮”,不懂得“美丽”。如果一个意思只会一个词,就会显得他的语言贫乏。

另外,在教学中,不要只注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学习,忽略连词、助词、副词、介词、量词等方面的教学。如果聋儿不会使用“在、对、和、的”等词语,其语言必然会出现大量病句。如“苹果在桌子上”说成“苹果桌子上”。这种现象在聋儿当中是非常普遍的。

9、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作好长期艰苦训练的思想准备,不能急于求成。没有一种方法能让聋儿在短时间内掌握语言系统。

三、康复活动设计技巧

家长在明白了训练方法和原则以后,有时仍不能很好地实施康复训练。主要是由于家长没有很好地掌握康复活动一些小的技巧。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康复活动的设计技巧。

1、令游戏更有趣味

要使孩子喜欢游戏活动,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最喜欢什么,把他最喜欢的东西作为游戏的玩具或奖励品,这会使他更喜欢游戏活动。使用的玩教具要定期更换,以免孩子厌烦。,有些非常适合训练而且他又非常喜欢的玩具,要收起来,不要放在他随时都能拿到的地方。如果他随时都能拿到,在训练时,这个玩具就会失去吸引力。而如果他平时不能玩到这个玩具,只有在训练时才能接触到,他就会对训练有更大的兴趣。

在康复活动中,我们还要掌握什么时候应该停止游戏。不是在孩子对游戏失去兴趣时才停止,而应该在达到了一定的训练效果,孩子对活动还很感兴趣的时候停止,并告诉他明天再玩。这样他会乐意参加下一次训练。而且这样不需要我们每天都去设想一个有趣的游戏。

2、保持控制权

家长在家庭训练活动的控制权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家长在谈到给孩子进行训练最困难的就是完全不能控制孩子的行为,对孩子不配合感到束手无策。这主要是因为平时对孩子过于娇惯,只要孩子一使出器闹等手段,家长就妥协让步。很快,孩子就找到了控制家长的法宝。所以,在训练活动中家长要让聋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配合训练将是非常困难的。为了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支配孩子活动的能力,让孩子意识到家长的权威,不能为所欲为。

在训练时,如果孩子出现器闹等不合作的行为时,你可以采用忽略的方法。这个时候不要哄他,也不要对他讲道理。因为这样做会让他发现“哭”是一个有效的让你停止训练围着他转的好方法,也就承认了他在控制你。当他哭时,最好的方法是不理他,你可以和家里的另一个成员玩相同的游戏让他看。一段时间之后,他可能会觉得无聊而停止哭闹,开始关注你们的活动。当他停止哭闹时,可以让他继续活动。如果他仍不合作,就把玩具拿开,离开房间,过一会儿再回来。如果他仍不配合,就把活动留到第二天。不要认为这样太浪费时间,实际上让他意识到你拥有控制权,会为以后节约很多时间,他会很快配合你的活动。

3、经常检查你的语言内容

平时训练者要经常检查一下自己的语言内容,找出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是否存在语言方面的问题。

我们在和聋儿交往或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无意识的错误。所以我们要定期想一想自己的语言是否有什么问题。比如,是否自己说的太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太少,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让他重复太多,而问话交流太少,使得孩子只会鹦鹉学舌,不会对话;是否提出问题以后没有给他留出思考的时间,而太快给出答案,造成孩子不愿思考的习惯;是否总迁就孩子的现有语言水平,回避新的词汇,造成孩子词汇狭窄;是否总是用简单的单词句来和他交流,使得孩子的语言很不完整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存在,后果都是很严重的,所以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并改正。

4、不要忽略随机教学

除了有计划的康复训练之外,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在训练活动中,孩子突然对某个事物表现出格外的关注和兴趣,即使这不是我们计划内的教学内容,也不要忽略,应该马上把它作为我们教学内容。虽然结果可能使得原来的计划没有完成,但同样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如果你执意把他的注意力拉到你的内容上来,可能反而达不到好的效果。

5、目标具体,小步前进

即使是家庭康复,设定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想到什么教什么,可能会漏掉一些重要的东西。所以,制定合理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要制定短期的具体的发展目标,不要把目标做的很大。比如,通过这个活动,我想让他理解“谁在—”的问话,或者培养他听两、三个关键词的句子,或者能表述“妈妈洗衣服、爸爸吃饭”这种主谓句型。这样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目标是否达成,能观察到孩子具体的进步。

在制定一个活动的目标时,不要设计太多。一个活动只要达到一、两个目的就可以了。如果目标太多,会让自己和孩子都觉得混乱,最后可能一个目标都没有完成。

在开始新的教学内容时,最好从孩子已掌握的内容入手,这样不会让他们一开始就觉得困难。你所给的新内容要难度适中,应该是孩子通过努力能达到的,不要跳跃前进。否则会使孩子由于困难而产生厌烦。

6、及时记录评估

平时家长要及时记录孩子新的进步表现,最好能定期做评估。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及时记录和评估的重要性。有时,我们突然发现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点,但当时没有记下来,一会儿可能就会忘掉。另一方面,我们不给孩子做定期评估,很可能会忽略孩子的进步,不能发现孩子的成绩。

7、充分考虑自己孩子的个体特性

家长在给自己的孩子进行康复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制定目标要符合自己孩子的水平,不能完全参看别人的计划。活动设计也要符合自己孩子的兴趣,才能取得的效果。

(作者:佚名 编辑:毛毛虫)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