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听觉口语法

时间:2013年05月22日  信息来源:聋康网    录入:毛毛虫

 

听觉口语法定义

听觉口语法(auditory-verbal therapy , 简称AVT)是借助助听器充分发挥听障儿童剩余听力的作用,或通过人工耳蜗的植入帮助听障儿童获得听觉潜能后,按照听觉、语言、言语、认知和沟通这一自然的发展顺序,在自然且有意义的情境及互动中,让听障儿童学习倾听、语言和说话,并使倾听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

听觉口语法的创始要追溯到近代众多知识、科技及技巧上的变革与进步。在助听器、人工耳蜗等科技的辅助下绝大部分有剩余听力的听损儿童可以获得日后发展出听说沟通能力所需要的听觉潜能。这就为听觉口语法的出现和推广提供了支撑。

听觉口语法的原则

1.提倡新生儿、婴幼儿、学步儿和儿童的早期听力诊断,并在听损被诊断后立即有听能管理和听觉口语法的介入。

2.推荐立即的评估,并且使用合宜且适当的听力科技来获得最大且有帮助的听能刺激。

3.引导及训练父母去帮助他们的儿童使用听能为最重要的感官来发展倾听和口语。

4.指导和训练家长通过主动且持续参与个别化的听觉口语法课程,来成为帮助他们孩子倾听和口语发展的主要促进者。

5.引导和训练父母去创造一个支持儿童在每天活动中用倾听来学习口语的环境。

6.指导和训练家长去帮助他们的儿童将听能和口语融入儿童生命中的各部分。

7.指导和训练家长去使用听能、言语、语言、认知和沟通的自然发展模式。

8.指导和训练父母去帮助他们的儿童经由听能来达成自我语音监控。

9.实施持续的正式和非正式诊断性评估来发展个别化的听觉口语治疗计划,并监控进步状况和评估此计划对儿童及家庭的效益。

10.促进听损儿童在普通班与听常儿童的教育,并在早期儿童生活中给予合适的支持服务。

听觉口语法的特色

1、强调团队合作:团队成员包括听障儿童的家庭医生、耳鼻喉科医生、听力师、听觉口语治疗师、儿童心理师、社会工作者、职能治疗师、物理治疗师、遗传学家、语言病理师、特殊教师、父母或养育儿童的人。所有成员都应以支持和协助患儿父母为目标。由于听觉口语治疗师需与患儿父母往来频繁,所以双方要保持良好的关系。Estabrooks(1994)特别提出一个听语治疗团队的模式,其中,听力师、听觉口语治疗师与患儿父母是最核心的人员(Simser,1993; Estabrooks,1994).

2、重视患儿与父母的深度参与:患儿父母是“听觉口语法”的重要实施者,他们要学习的知识和技巧相当多,包括听力学、助听器设备使用常识、行为改变技术、听觉口语法教学技巧等。父母不但要了然于心,而且要将这些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总而言之,在教学上通过听觉口语治疗师的指导,父母要扮演的是积极的教学者而不是观察者。

3、强调“语言输入”,而不使用周围环境的声音作为孩子最主要的听觉刺激。因为要促进语言能力,唯有从“语言输入”本身着手(Simser,1993;Estabrooks,1993,)

4、依循正常发展程序来教学:“听觉口语法”课程中的五个主要成分,包括听觉、言语、语言、认知、沟通,都是以正常发展为架构的,因此听障儿童的发展与正常儿童相似,只是在开始时发展速度较慢(Simser,1993)。

5、强调听觉的运用:听障儿童必须学习用听觉接收信息,而非视觉。有时候,为了达到刺激的听觉效果,老师会运用一些技巧,以杜绝听障儿童将视觉(即读唇)与听觉并用。这些技巧包括:遮口、与儿童平行而坐,等等。

6、重视有效的听能管理:在“听觉口语法”中,对听力医师而言,听能管理的内容包括:听障类型、听力损失程度的鉴定;听障的早期发现和助听设备的早期配置,以及根据所观察到的孩子听觉系统的变化,及时、适宜地调试助听设备,使其效能达到最大化,并与听障儿童父母密切合作,以为孩子提供高品质的听觉与学习环境。对听损儿童的父母(或养育者)而言,听能管理同样需要他们的参与。听损儿童的父母(或养育者)必须由被动地观察,转换为主动的参与。因此,当听力医师在为孩子做听力检测时,他的家人(或养育者)也必须在场。一方面是为了让他们更了解听损儿童的听力问题,一方面也是为增加他们的相关知识。此外,在家人(或养育者)也可针对孩子做听力检测时的反应,向听力医师提供一些自己平日所观察到的现象(Marlowe,1993)。

听觉口语法在大陆的推广

2001 年,Judith Simser 老师受邀介绍听觉口语法,AVT的观念引进中国。

2002 年,在科利耳公司的赞助下,台湾雅文基金会教师受邀在上海五官科医院培训第一批种子教师。

2007 年 8 月 6 日,澳大利亚科利耳公司、澳洲皇家失聪失明儿童学院 Ren-wick 中心、中国聋儿康复中心合作开办第一期“听觉—口语理论及实践班”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 13 名学员参加了为期 7 个月的教师培训课程。

2008 年 6 月 30 日- 2009 年 3 月 14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与澳大利亚科利耳公司联合举办全国第二期“听觉—口语理论及实践培训班”,在承担人工耳蜗捐赠项目的听力语言康复机构中选派13 名骨干教师参加。

2009 年 5 月 11 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与台湾雅文基金会共同举办 “第一期全国中文听觉口语法培训班”,来自全国 22 个省(市、自治区)的 23 位省级以上听力语言康复机构的一线骨干教师参加了集中培训。

2009年10月中下旬,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专家会同台湾雅文基金会听觉口语治疗师分四组赴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中文听觉口语法实地督导和培训工作,这也是“中聋”首次大规模地针对个别化训练方法进行的专业指导。

2010 年 3 月 26 日上午,东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举办了听力障碍儿童“听觉口语法培训班”,邀请台湾听觉口语康复专家李心怡授课。60 多名老师和家长参加了培训。

2010 年 4 月 6 日,由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与台湾雅文教基金会共同举办“第二期全国中文听觉口语法培训班”来自全国 17 个省级听力语言康复机构的17 位一线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是 2010 年全国听力语言康复工作的重点任务,培训学员作为省内师资承担省内二次培训任务。

2010 年 5 月 17 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启动了针对第一期听觉口语法培训班学员进行分层后续远程技术督导计划,此次督导历时将近五个月,于 2010年 10 月 11 日圆满完成远程督导工作。

2010 年 8 月 5 日,江苏省聋儿康复中心举办了为期 4 天的“全省听力语言康复教师培训班暨听觉口语法培训”,共有来自全省 13 个市的 70 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

2010年11月8日至9日,四川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听力中心在该院举办了“首届聋儿家长听觉口语法培训班”,培训班邀请来自台湾的吕文琬老师对聋儿家长进行免费授课。

2010 年 11 月 19 日,由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科研教育部主办,聋康网承办的“AVT 听觉口语法实操技巧培训班”在北京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 70 多名教师参加了培训。

2011 年 2 月 28 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中文听觉口语教学技能短期提高班”。

2011 年 3 月 1 日 -3 月 18 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推出“第三期中文听觉口语法培训班函授”课程,针对拟参加第三期中文听觉口语法培训班的学员开设。

2011 年 3 月 21 日 -7 月 21 日,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第三期“全国中文听觉口语教学法培训班”。

2011 年 10 月,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将进行“第三期中文听觉口语教学实地督导”, 推动中文听觉口语法的教学实践,帮助各省提高听觉言语康复个别化训练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评估各中心开展该项工作的条件和资源,提出改进建议。

2009 年 -2013 年,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联合台湾雅文基金会将共同连续举办五期中文听觉口语法教师培训班,进行听觉口语法在大陆的推广。

(作者:佚名 编辑:毛毛虫)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