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3岁还不说话,不肯定是“贵人语迟”!

时间:2018年04月09日  信息来源:人工耳蜗网 录入:admin

听力和言语发育有阶段性

儿童的听觉言语发育是延续渐渐发展的,但不同年龄段也体现出肯定的阶段性。儿童的听力和言语发育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0~3月龄

刚出生的婴儿对声音并不十分敏感,对大约50dB~60dB的声音,可有睁眼、握拳等体现,对大声会有惊跳反射。大约3个月大的时候,正常听力的孩子就开始能够转向声源了。

4月~7月龄

对身边的轻声(35dB~40dB)开始做出持续的反应,如听到母亲的声音恬静下来,对不同的语调能做出不同反应,开始能喃喃发出单音节。7个月的时候能发出“爸爸”“妈妈”等简单词语,但此时并不代表孩子在真正地叫爸爸妈妈,而只是简单地牙牙学语。

8月~12月龄

声源定位能力显明进步,可以控制本身的反应,能辨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语。

1岁~2岁

能听懂简单的指令,自控和调节语言的能力加强,能将常用词语进行组合,能说出几个词和本身的名字。

2岁~5岁

能遵循简单指令。进入早期造句阶段。说儿歌、数数,唱歌,开始识字。

但大夫在临床上发现,有许多家长对儿童听觉言语发育的知识不了解,甚至孩子3岁了不会说话,还认为是“贵人语迟”。

婴幼儿耳聋要早发现早治疗

因为婴幼儿及儿童时期是听觉及言语发育的最佳时期,此期间发生的耳聋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对患儿以后的言语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就是所谓的十聋九哑,最后的效果就是离开主流社会,小我生活质量差,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

调查资料表现复活儿的耳聋发生率约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0岁~6岁中度聋和轻度聋约占其中的千分之五,多由中耳炎引起。重度以上儿童耳聋大部分是内耳毛细胞非常造成的感音神经性耳聋。

对婴幼儿耳聋要遵循三早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那么早期干预,能给聋儿带来什么益处呢?

对聋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以充分行使其言语发育关键期的学语上风,形成接近甚至等同于正常儿童的言语能力。同时,早期干预对聋儿的早期教育也很关键,在早期教育关键期内,只有听力补偿好了,能够接收到优秀的声音刺激,在听觉康复的同时,也能让认知能力进步,获得社会性、个性情感、艺术体现等全方位发展。

目前常见的干预措施有气导助听器,骨导助听器或骨导听力植入(骨桥),声桥,人工耳蜗,声电联合刺激(EAS)以及频率调制体系(FM)。对于小耳畸形、耳道闭锁、中耳炎等造成的传导性耳聋,通常采取骨导助听器或骨桥、声桥来干预。对于80dB以上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必要采用人工耳蜗来干预。对于高频陡降的感音神经性聋,建议使用EAS来干预。

双侧听觉对于声音的定位和定向能力至关紧张,声源定位关乎孩子的安全和言语理解能力,双侧听觉有利于平衡。所以,对于双侧耳聋的儿童要对双侧进行干预治疗,不管是助听器+助听器,助听器+人工耳蜗,人工耳蜗+人工耳蜗,双侧凝听的结果肯定是大于单侧的。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