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聋人新闻 > 浏览文章

湖南250余名贫困聋儿走向“有声世界”

(作者:未知   日期:2011年01月18日   加入收藏 )

日前,来自永顺县东坪乡的6岁聋儿婷婷终于可以开口说话了。去年底,她在省会长沙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康复效果良好。

记者了解到,我省启动“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以来,在国家和省政府的扶贫援助下,有250余名贫困聋儿接受了人工耳蜗抢救性治疗和康复,恢复了听力和言语。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0至6岁聋残儿童约有14万余人,按人口比例测算我省约有6000余人,其中90%以上分布在农村及贫困家庭,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目前,人工耳蜗植入术是全世界公认的、惟一有效治疗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方法,但其至少20万元的昂贵手术费和训练费却成为这些聋儿回归有声世界的障碍。国家自2009年拨专款设立“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并设立专项基金会向社会筹集资金,加大了帮扶力度。我省在这方面的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十一五”期间,省财政先后安排专项经费690万元用于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植入补助、耳蜗基地建设及相关科学研究,在国内最早设立了省级人工耳蜗抢救性治疗和康复专项经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被批准为国家“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指定医院。项目负责人、中南大学耳科研究所所长谢鼎华教授介绍,从2006年启动该项目以来,已经成功为250余名贫困聋儿实施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其中,有数十例获国家全额补助,其余获省政府部分补助。“十二五”期间,“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将继续在全省推广,为更多0至6岁贫困聋儿带来福音。

回到首页
上一篇:晨报一篇报道成就“聋人小姐”姻缘图
下一篇:为残疾人服务 秭归电视台开通手语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