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聋人新闻 > 浏览文章

晨报一篇报道成就“聋人小姐”姻缘图

(作者:葛运福   日期:2010年12月04日   加入收藏 )

本报记者采写的有关鲍庆玲的报道,被远在深圳的郭可喆注意到,一桩美好姻缘如此结成。

 

晨报一篇报道成就“聋人小姐”姻缘图

 
 

      婚礼上,本报记者(右一)成了两位新人的座上宾。摄影记者张腾飞

  采自中山区青泥洼桥街道

  昨天中午,2007世界聋人小姐大赛的冠军、大连女孩鲍庆玲披上了婚纱,与一位青岛小伙走上了红地毯。当日,本报记者成为了鲍庆玲和母亲邀请的全国唯一的媒体嘉宾,见证了这一浪漫瞬间。

  神秘瞬间捐款2万的低调夫妇露面

  昨日11时,中山区一家酒店里,鲍庆玲与新郎郭可喆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现场一片热烈的掌声。

  婚礼仪式简洁而隆重,鲍庆玲的恩师、中山区残联艺术团的舞蹈老师刘燕华做了证婚人。在婚礼仪式进行中,新人来到“神秘嘉宾”——一对中年夫妇身边,向他们敬酒,并深深致谢。

  原来,去年世界聋人小姐大赛向鲍庆玲发来了邀请函,而参赛的四五万元经费挡住了鲍庆玲的参赛路。本报2007年5月28日B01版以《妈妈借钱帮聋女圆舞蹈梦》为题报道了此事。在本报推动下,市民掀起了捐助鲍庆玲的爱心潮,一对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夫妻通过本报,给鲍庆玲捐款两万元,使鲍庆玲参赛的经费难题得以解决。

  2007年7月14日,2007世界聋人小姐大赛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25岁的鲍庆玲获得冠军。“我们当时献爱心,就是想帮助鲍庆玲,让她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现在这个想法实现了。她成了世界聋人小姐大赛的冠军,还嫁给了一个如意郎君,我们很欣慰。”孙先生夫妇说。

  感人瞬间 离异16年,母亲抛开前怨

  婚礼仪式上,当主持人说到鲍庆玲的父亲将为女儿献上一首歌时,现场立即响起了掌声。

  鲍庆玲的母亲徐增梅告诉记者,她和鲍庆玲的父亲在1992年离婚,当时家里有车有房,“我什么也没要,我只要玲玲”。

  10多年来,徐增梅一人拉扯着鲍庆玲长大,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艰辛。“这么多年,我心里一直对他有疙瘩,我恨他。”徐增梅说,当鲍庆玲提出希望在自己的婚礼上有爸爸的身影时,她的心被触动了。“为了女儿,我愿意抛弃一切,为了让女儿高兴,我把我俩这么多年的恩恩怨怨都抛弃了。”徐增梅答应了女儿。

  说到这时,徐增梅哭泣起来,“作为母亲,我做的一切都为了玲玲。玲玲出生时是个健康的孩子,在她3岁时,药物中毒,才成了聋人。她没有一个完整的家。我觉得我一辈子都欠孩子的。”

  浪漫瞬间 一篇报道让新郎与庆玲结缘

  徐增梅向记者讲述了新人的爱情故事。原来,本报关于鲍庆玲成为2007世界聋人小姐大赛冠军的报道发出后,引起了远在深圳的小伙子郭可喆的注意。

  郭可喆看到报道后,立即联系大连的朋友,找到了鲍庆玲的联系方式。起初,他们俩在网上聊天,“他们用网上视频见了面,聊天时也谈得很投机”。

  2008年1月,郭可喆来到大连,与鲍庆玲见了面,“他们俩挺有缘分的。玲玲说一见他,就觉得他实在,可靠,值得托付一生。”2008年3月,鲍庆玲带着郭可喆见了母亲。

  徐增梅说,郭可喆比鲍庆玲大3岁,今年30岁,也是一位聋人。他的家在青岛,如今在深圳经营生意。2008年4月,徐增梅到青岛见了郭可喆的父母,双方都支持这段婚姻,很快,这对情侣就登记结婚了。徐增梅说,女婿很孝顺,如今为她在大连买了房子,结束了她十多年来租房的日子。她说,她现在很欣慰,因为女儿善良、懂事,善解人意,还孝顺父母。她笑着说:“玲玲的新房在深圳,结婚后,玲玲将到深圳发展。”(记者葛运福)

 

回到首页
上一篇:国家一级听障聋人任媛媛无声的世界同样精彩
下一篇:湖南250余名贫困聋儿走向“有声世界”